《甄嬛传》里最让人咋舌的名场面,非孙答应与侍卫在花丛中 "颠鸾倒凤" 莫属。皇上病重时,甄嬛向他汇报这桩丑事,说亲眼见到 "孙答应的赤色鸳鸯肚兜挂在狂徒腰带上"。这事儿从甄嬛视角看是诛心狠招,可细想孙答应的行为 —— 皇上还没死就敢私通,不怕掉脑袋连累家族吗?背后其实藏着一场复仇算计和利益交易。
按清宫规矩,秀女十四岁参选,被皇上挑剩才能嫁人。孙答应进宫时,皇上已靠丹药维持宠幸,根本没精力顾及后宫。按理说,就算深宫寂寞,她也该懂 "家族荣辱压在身上" 的道理,咋敢冒死私通?除非她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。
还记得当年被太后的猫吓得失仪的孙妙青吗?她本没做错啥,却被皇上随口一句 "一辈子不必婚嫁" 毁了一生。而这位与侍卫私通的孙答应,很可能就是孙妙青的妹妹。姐姐被皇权随意践踏,妹妹入宫后自然心怀怨恨。孙答应敢在侍寝时比安陵容还放得开,甚至不惜与侍卫私通,多半是为了给姐姐报仇 —— 既然皇上毁了她们家的前途,那就让他死前也尝尝被羞辱的滋味。
展开剩余74%这场捉奸戏码由敬妃和欣吧唧牵头,就很有门道了 —— 这俩都是甄嬛的心腹,能保证事情 "可控"。换作当年华妃,早把孙答应拖出去杖毙了,可甄嬛没这么做,反而留着活口向皇上汇报。为啥?因为这本身就是她计划好的 "屠龙刀"。
甄嬛早知道孙答应的来历,也清楚她对皇上的恨意。原著里说,皇上死后甄嬛放了孙答应和侍卫出宫,这更证明她们做了交易:孙答应出演这场 "活春宫",甄嬛则保她们性命,事成后放她们自由。甄嬛需要这桩丑事彻底击垮病重的皇上,而孙答应需要借甄嬛的手完成复仇,两人各取所需。
孙答应不怕连累家族吗?其实她算准了甄嬛的目的。甄嬛作为贵妃有权看秀女名册,早把孙答应的背景摸透了。孙答应敢这么做,就是赌甄嬛需要一个 "工具人" 来执行最后一击。而甄嬛不杀她,也是因为这场交易对双方都有利:
对甄嬛:用最羞辱的方式让皇上咽气,同时拉拢孙答应这样的 "复仇棋子" 对孙答应:借甄嬛的权力完成对皇权的报复,还能换得自由身这就像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易:你要我的命,我要你的权,各取所需后一拍两散。甄嬛最后放她们出宫,既是履行承诺,也是清理痕迹 —— 毕竟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。
孙答应的故事其实是深宫女子的缩影:她们要么像沈眉庄那样被规矩驯化,要么像安陵容那样被权力扭曲,而孙答应选择了最激烈的反抗方式。她明知私通是死罪,却偏要在皇上病重时上演 "活春宫",用最不堪的方式撕破皇权的虚伪面具。
甄嬛利用了她的恨意,正如她曾被皇上当作 "纯元替身" 利用一样。在这场权力游戏里,没有真正的赢家,只有被当作棋子的牺牲品。孙答应和侍卫能出宫,不过是甄嬛权衡利弊后的 "放生",而更多像孙妙青那样的女子,早已被皇权碾得尸骨无存。
再看这段剧情,突然觉得孙答应的 "疯狂" 其实是绝望的呐喊。当一个家族被皇权随意践踏,当一个女子的命运被帝王一句话决定,她除了用极端方式反抗,还能做什么?甄嬛看懂了这份绝望,所以才会与她达成交易 —— 与其说是利用,不如说是两个被皇权伤害的女人,在绝境中达成的一种默契。
现实里也是如此: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,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苦衷。就像孙答应,若不是姐姐被皇权毁了一生,谁愿意拿命去赌一场注定失败的反抗?权力面前,人性的复杂永远超出想象,而那些被碾碎的个体悲剧,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声叹息。
发布于:山西省炒股杠杆实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